高景关实景石砚——“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什邡国宝有话说”连载之(十)

时代: 出土地点:

国宝传奇娓娓道来,像一颗闪亮的星星

为文物在历史银河中找到坐标

 时值2020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之际

什邡博物馆的国宝们也不甘寂寞

也开口说话啦!


1.jpg


堰 分 洛 水

       ——高景关实景石砚


高景关全景石砚是近代文物中的精品,它集精湛的雕刻艺术和重大的史事纪念于一体,有其独特的文物价值。

石砚通长34cm,宽24cm,砚盘高7cm,砚山通高34cm.石砚质地类蒲江石,石纹细腻。砚山雕刻有气势磅礴虚实相生的高景关全景:千岩万嶂,峭壁悬崖,殿宇重阁,蜿蜒石级,扣合章山实况。两峰夹峙间,一巨龙停驻云端,吐出圣水直泻朱、李、火三堰(即朱家堰、李家堰、火烧堰)。三堰以平梁分水,与高景关实景相符。整个场景雕刻刀法洗炼,布局谨严,刻画精微,充分显示出精湛技艺和匠心。

砚台四周有图纹装饰,并镌有文字。正面为“高景关全景、朱、李、火”;左侧为:“民国二十六年,朱、李、火三堰兴工落成纪念,江成英题文”;右侧为“石亭江水利工程委员会事务xxxx,灌县石工委员程发文、石工周玉升刊”。这些铭文为研究砚台制作的历史背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石亭江亦称洛水,合山内平水河,头道、二道金河及其它山溪水,汇流出高景关。远古时期高景关巨流堵塞,逆流汹涌,经李冰召集众力治理水患,并参考都江堰原理,在高景关下右分一支为朱家堰、再下分一支为李家堰,两堰导石亭江水分灌良田。至明万历年间,绵竹民众在石亭江岸烧山凿岩,引江水入绵境,称为火烧堰。     

由于石亭江水量随季节变化,洪峰流量有时达三千秒立方,春灌时却仅有百秒立方,两岸民众为此而争水积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绵竹农民横江筑堰与李堰争水,相互上控纷争达四年之久。以后“争水涉讼,积案如丘”,火拼斗殴,更是常事。官府虽数次协调,皆因地方势力各为其利而无济于事。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国民政府痛下决心,由省政府派员监督对三堰统一进行整修。什邡以当地豪绅宣静修等任堰长,鸠工数百,苦战一冬春,于次年将工程全面修复,按平梁分水,分流计亩,并设三堰管理处负责每年岁修工程的查勘、设计、施工与分水事宜。两县分水比例沿清制为什邡七成,绵竹三成。之后什邡、绵竹各制一砚台以此纪念。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关心重视下,两县人民积极兴修水利,并发扬团结互让精神,分水比例在1963年调整为什邡六成,绵竹四成。三堰灌溉面积达二十余万亩。

石亭江两岸争水斗殴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但这一方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石砚,却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照出岁月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