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描写了惊蛰是春天的“闹钟”,以雷声唤醒沉睡的万物,也提醒人们:寒冬已尽,如号角般的春雷,催促人们辛勤播种耕耘。
惊蛰,是中国二十四传统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它标志着春天的进一步深入,天气渐暖,春雷乍动,冬眠的动物被雷声惊醒,因此成为“惊蛰”。雷声不仅唤醒了冬眠的动物,也象征着大地重新焕发生机,农民开始忙于春耕,准备播种。什邡市博物馆为了弘扬传统节气文化,于3月5日上午走进湔氐古镇的龙居古刹进行宣传活动。
什邡龙居寺位于湔氐镇龙居山麓,始建于隋,历代续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史籍记载“后蜀王孟昶于夏日偕爱妃花蕊夫人来寺避暑”,故龙居寺有“蜀王消夏行宫”之美称,是川内少有的与后蜀相关的古遗迹。
龙居寺环境清幽静谧,园林树木葱茏,同时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八方游客。在宣传活动现场,随着祈福朝拜游客逐渐增多,什邡市博物馆宣传人员将博物馆宣传简介和中国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手册发到大家手中。讲解员为大家讲解“惊蛰”节气展板、什邡地面文物保护单位展板、什邡馆藏精品文物、文物保护法律规定等展板内容。现场人群倾耳细听,了解到什邡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见证了龙居寺的千年沧桑。
什邡市博物馆宣传组一行到千年古刹龙居寺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贴近历史,感受悠悠文化底蕴,在现场的人们开始期待博物馆之旅,与自然历史对话,共赴一场美丽的千年之约。